【口播】我們《說事》欄目播出《水上居民:上岸夢想成真》的報道播出后,在社會上引起強烈反響。5月6日,對于我市首批批30多戶水上居民來說是一個大喜的日子,也是令他們一生都難忘的日子,因為從這一天開始他們結束了44年的水上生活,首批30多戶水上居民終于上岸安居。我們一起去看看。
【正文】5月6日下午,當記者踩著顫巍巍窄窄的獨木橋再次踏上了水上人家時,看到水上居民每個人臉上掛滿了笑容。他們正忙著收拾家里的東西,然后雇人力車一趟趟運走,水上居民家里的家具基本上運走了,一位姓溫的水上居民告訴記者他已經花了600元在老城朱門亭附近租下了90平方的房子,一家四口終于過上了岸上的生活,雖然過慣了水上生活,對剛剛開始的岸上生活不是很習慣,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會慢慢習慣的,溫師傅的兩個孩子一個在讀中專,一個在讀中學,他說他是1984年從廣西來河源的,這一晃已經27個年頭,日子過得真快啊。27年里,他風里浪里在水上打拼,除了以打魚為生,有時間還出去打打工,日子還算過得去。
【同期:記者:上岸以后有什么打算?
溫師傅:上岸以后還以打漁為生,我們是漁民啊。
記者:上岸以后租了哪里的房?
溫師傅:租在朱門亭那邊。
記者:租了多少平方的房子?
溫師傅:90平方
記者問:房租多少錢一個月?
溫師傅:600元左右。
溫師傅的老伴:在船上住慣了,一下子上岸還不是很習慣。
【正文】現(xiàn)如今30多戶水上居民終于可以上岸定居了,怎能不令他們百感交集,憶往昔在四面透風的船上生活,一遇大暴雨船就飄搖不得,搖搖晃晃,夜里難以入眠,孩子上學每天要用船去接送,然后再送到學校,那些苦的日子終于熬過去了,這正是苦盡甘來啊。今年已是50多歲的柯師傅也是來自廣西,他說剛來河源時才11歲,現(xiàn)在已經在船上度過了40多年了。先是在龍川搞航運,他說那時他還有單位,后來八十年代搞承包,他就買下了一條船,從龍川遷到市區(qū)之后,他便在江面上以船為家定居了下來,就不再從事水上運輸,靠打魚或外出打工維持生計,居住的船也歷經風吹日曬,變得破舊起來。
【同期:記者: 東西都搬完沒有?
柯師傅:還差一點。
記者:岸上租到房子沒有?
柯師傅:租到了。孩子出去打工了,就剩我們老兩口在家里。
記者:政府給你補貼了多少錢?
柯師傅:12萬多。
記者問:你有幾條船?
柯師傅:一條大船和一條小船。
記者:在船上生活了多少年?
柯師傅:生活幾十年了。
【正文】建設幸福河源,解決水上居民上岸問題、讓水上居民共享發(fā)展成果是全市人民的共同愿望。對水上居民的勞動力向幾個工業(yè)園區(qū)優(yōu)先推薦、優(yōu)先安排工作;讓所有的適齡孩子有書讀;對于低收入家庭,要根據(jù)條件納入低保。
5月6日首批30多戶水上居民汛期前上岸居住。這也是河源市政府今年“十大民心工程”之一——河源市區(qū)“兩江”水上居民搬遷工程。 從昨天開始,首批30多戶“水上居民”開始從船上陸續(xù)搬家,遷往岸上的出租房安居。據(jù)悉,河源共有800多名“水上居民”有望在今年底徹底告別數(shù)十年漂泊的漁船,登上岸上的新家。
【正文】據(jù)了解,目前散居在新豐江和東江“兩江”漁船上的水上居民共有800多人,多為外地船民,主要來自廣西藤縣,他們大多數(shù)自1967年4月來到河源龍川參加經濟建設,迄今已有44年“水上居住”的歷史了。按照市政府制定的相關方案,經審核批準上岸的水上居民,每戶除獲得河源市政府一次性發(fā)給的5萬元補償安置金外,還有給予每戶半年時間的臨時房屋租金3000元和3000元搬遷費,如期搬遷上岸的,每戶還可獲得政府3000元的補助或獎勵。此外,當?shù)卣將對每戶水上居民的漁船進行核算,按現(xiàn)有的漁船面積,給予每平方米400元的補償或補助。水上居民上岸后,可以在市區(qū)自己租房,也可以自己購房居住。
【正文】為解決好這些水上居民的后顧之憂, 我市允許外地的水上居民入籍河源戶口和在當?shù)毓さV企業(yè)尋找就業(yè)崗位,成為當?shù)匦驴图胰。?jù)悉,河源市區(qū)首批“兩江”水上居民上岸居住后,該市還將“一攬子”解決水上居民的就業(yè)培訓、醫(yī)保、子女入學等難題。所有水上居民上岸后,將留下4艘水上居民的住家船,作為半個世紀以來水上居民在河源生活的見證。讓后人了解這段歷史,將水上居民的一些生活用品保留在船上,供當?shù)厥忻窈屯獾赜慰徒窈竺赓M觀賞游覽。市區(qū)“兩江”首批水上居民將于5月10日前上岸安居,今年年底前,我市將全面完成河源市區(qū)“兩江”水上居民的安置工作。
【正文】據(jù)相關部門的摸底調查,目前,我市東江、新豐江流域的水上居民共有130戶,800余人。其中來自廣西的有102戶,河源本市的有28戶。“兩江”市區(qū)河段的水上居民是一個特殊的困難群體,他們?yōu)楹釉醋鞒隽瞬豢赡绲呢暙I,是河源的建設者,也是河源歷史的見證者。
【作者:袁鳳忠 廣東河源市電視臺】